今日处暑在这个重要的日子里,这些事情不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8月23日12时09分迎来“处暑”节气,标志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炎热暑天就要结束,天气逐渐转凉。
处暑天上双星合,
人间处暑秋。
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
在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
此时太阳到达黄经度。
处暑意思是炎热的暑天就要结束了,
因为这时三伏已过或近尾声。
手绘动画:
处暑,出暑了吗?
(视频来源: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
处暑·三候
一候,鹰乃祭鸟
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并且先陈列如祭而后食。
二候,天地始肃
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充满了肃杀之气。古时有“秋决”的说法,即是为了顺应天地的肃杀之气而行刑。《吕氏春秋》上说:“天地始肃不可以赢。”即是告诫人们秋天是不骄盈要收敛的季节。
三候,禾乃登
“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意思就是开始秋收。
处暑·习俗
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处暑这天,
老北京人都会去买处暑百合鸭等。
而江苏部分地区做好鸭子菜,
首先要端一碗送给邻居,
叫做“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放河灯: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处暑前后民间会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
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
放在江河湖海之中,
任其漂泛,
普度逝去的亲人魂灵。
开渔节:千舸竞发,捕获海鲜
每年处暑期间,
浙江沿海都要举行
一年一度隆重的开渔节,
欢送渔民开船出海。
出游迎秋:七月八月看巧云
处暑过,暑气止,
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
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
民间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
有“出游迎秋”之意。
处暑·养生
起居:早睡早起
起居应当早睡早起,保养秋收之气。
由于昼暖夜凉,公众还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防止着凉感冒和关节受损。
饮食:健脾、清热、利湿
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喝白开水,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利湿功效的食物,如山药、冬瓜、黄瓜、空心菜、藕、鲜莲子等。
着装:避免过早添衣
俗语“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秋冻”就是说秋季气温稍凉爽,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让身体适应逐渐降低的温度,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
运动:慢跑、爬山、散步
处暑可适当选择慢跑、爬山、散步、太极拳等运动,可以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排泄多余的水分,达到清热除湿的目的。
养生禁忌
忌吃萝卜和西瓜
处暑饮食应以温补、壮阳、滋阴的食物为主。西瓜性凉不易多吃,同时萝卜主下气,此时人的中气不足,吃萝卜易伤中气。
作息忌晚睡贪凉
进入秋季后,天气开始转凉,夜寝时不能贪凉,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注意胃部保暖,以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
室内忌闭门干燥
应尽量多开窗,使空气流动。室内可养些植物,如盆栽柑橘、吊兰、文竹等绿色植物。
忌过早过晚运动
秋季天气转凉,早晚温差大,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不适合过早过晚运动。秋季主收敛,不适合做激烈性的运动,运动时情绪要慢慢释放。
处暑·诗词
处暑后风雨
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长江二首(其二)
宋·苏泂
长江无六月,大地绝纖埃。
暑向风前退,秋从雨后来。
问桐知叶落,修桂待花开。
畴昔扁舟兴,分明欲唤回。
闲适(节选)
宋·陆游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
柴门傍野水,邻叟闲相期。
早秋曲江感怀
唐·白居易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人寿不如山,年光急于水。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
去年此悲秋,今秋复来此。
处暑时节,
暑气渐止,天地始肃。
早晚凉风袭,南庭落叶沙。
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
在北方,
若下雨仿佛一叶知秋,
若晴朗也无复暑气。
泡一碗浓茶,剥一剥菱角,
向着院子一坐,
开始一年中最好的时节。
来源
央广新闻、新华社
责任编辑
贾文艺
更多精彩资讯,
转载请注明:http://www.527zhanggui.com/kxccc/16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