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菜种植经验长得快采收时间长,学会此

空心菜,也称为蕹菜、水蓊菜、藤菜、通菜(在我们这里叫做空空菜),最适宜在暖和湿润的条件下成长。空心菜因其能够耐受高温、怕冷、喜欢湿润和光照的特性,因此在南方如广东、广西、四川、福建等温暖、阳光充足的地区种植较为普遍,在北方的许多地方也有其踪迹。

尽管空心菜的价格不算昂贵,但它属于快速生长的蔬菜(从播种到2-3个月可以持续收割),生长迅速、分枝能力强,并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与维生素,能够凉血解毒,口感清脆,因此在市场上备受消费者喜爱。通常,只要种植方式得当、水肥供应足够、田间管理到位,就能在短期内为农民带来较好的种植收益。

下面,我将全面介绍空心菜的种植与管理方法,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大家学会之后,可以在自己的菜园里尝试种植。

一、种植空心菜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如前所述,空心菜喜光、喜温暖和湿润,因此在选择种植时间上有一定的要求。

通常情况下,春季、夏季和秋季都适宜种植空心菜,但是秋季种植易开花,因此主要在春季和夏季进行种植。春季推荐使用播种法,夏季推荐采用扦插繁殖。

就露地种植而言,南方地区一般在2-3月种植,长江中下游地区在3-4月种植,北方地区在4-8月种植,秋季则在9月中旬左右种植;温室种植则可以在11月到次年2月间进行。

空心菜的种子在15℃以上环境下才能萌芽,苗期最适宜在25-30℃环境中生长,若温度低于10℃,生长会变慢甚至停止,甚至会因低温而造成冻伤死亡,因此种植应等气温稳定在15℃以上。空心菜能耐受35-40℃的高温,因此在夏季高温多湿环境下生长最快。

二、空心菜适合在什么土壤中种植?

空心菜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不需要太多特定条件,即便是较为贫瘠的土地也能生长。但要让其生长更快、产量更高、品质更好,最好选择土层深、肥沃湿润的土地,特别是地势低、土质黏的地块更为适宜。

土壤中的水肥营养越充足、光照和温度环境越适宜,空心菜生长得越快,产量越高。水分供应

充足的环境下,空心菜的茎叶纤维细腻,品质更佳;反之,在干旱缺水的环境下,茎叶会更粗糙、老化,口感较差。

种植前应深耕细耙,并施足够的基肥,主要以有机肥和磷肥为主。种植前15-20天进行20-25cm的翻耕晾晒,平整土地后,每亩施用-kg的腐熟有机肥和80-kg的草木灰,混合均匀后翻入土中,细耙平整,并按1-1.2m的宽度做畦。若地块有病虫害,建议配合施用80-kg的石灰进行土壤消毒。

三、如何处理空心菜种子以保证良好的发芽率?

为了确保良好的发芽率,最好使用当年新鲜、种粒饱满的种子。播种前,为了让种子更快吸水发芽,建议进行浸种处理,或者直接干种。

空心菜浸种方法包括用35℃左右的温水浸种24小时,或者用55℃的温热水烫种半小时后用清水浸种24小时,捞出后用纱布包种,在25℃的温湿环境中催芽2-3天,每天清洗或喷水1-2次以防干燥。

当60%以上的种子露白时,就可以播种了。

四、空心菜的播种方法

空心菜的播种方法包括挖穴点播和顺沟条播两种。点播时,穴距15-18cm,每穴播2-5粒种子;条播时,按照畦行距33-35cm,每亩用种2-2.5kg,沿畦均匀撒播。播种后应立即覆盖1-1.5cm的细薄土层,并覆盖地膜、遮阳网或稻草保湿遮阳,及时浇水保湿。播种至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是关键。

五、合理定植以促进生长

空心菜播种5-7天后,在适宜的温湿度下可以发芽。对于畦面撒播的育苗地,当幼苗达到30天龄或18cm高或4-5片叶时,按30-35cm的穴行距移栽定植,每穴可栽2-3棵苗。

移栽定植时,应先浇水后带土起苗以减少对苗根的损伤,有利于定植后快速恢复生长。

六、幼苗期的管理

空心菜种子发芽后,及时去除地表的覆盖物,幼苗长至2叶1心时进行间苗,保持5-6cm的苗距。

苗期需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并适时追肥促进生长。当幼苗长至3-5cm高或3-4片叶时,可以进行首次追肥,每亩用0-kg的稀薄人粪尿或15kg复合肥加3-5kg尿素淋浇。

在空心菜的苗期,重要的是频繁浇水以保持土壤的湿润度。当植株生长至六片叶子以上,便可转入常规的养护程序。成长过程中,除了需要定期浇水和施肥外,还应在封闭土壤之前,适时进行土壤的中耕和杂草的清除。

由于空心菜属于叶用蔬菜,其茎和叶的生长对养分的需求极大。因此,在生长期间,应频繁地补充含氮量高的肥料以促进叶片生长,每次补肥的氮肥用量约为10-15公斤。

七、采收方法得当,可以增加产量

进入收获期后,可以在每次收获后或每10天施用一次成熟的有机肥,以促进新的枝条和叶片的生长。施肥的建议是:在第一次收获后施用15公斤的尿素,之后每隔10至15天施用5公斤的尿素或磷酸二铵,直到结束收获期。

合理的采收方法可以提高产量。收获期间,空心菜可以持续采收2到3个月。但对于户外种植的空心菜,在秋季霜冻前必须完成收获,以免新生的枝条和叶片受冻害,影响产量。

采收空心菜的技术直接影响其最终产出。合适的方法是,只采集植株顶部约10公分的嫩枝。

对于分批采收,首次应在植株高达30公分或播种后大约45天时进行,保留植株基部约10公分高或2-3个叶节;第二次采收时,当新生枝条长到15公分时进行,同样保留植株基部2-3个叶节;第三和第四次采收,应进行彻底采收,只保留1-2个叶节,并清除所有病弱的侧枝。

采取这种分批、逐步的采收方式,既能促进空心菜迅速生长新芽,也有利于提高总体产量,并保持养分供给平衡,避免由于过多的侧枝生长导致养分消耗过大,影响植株健康。

一次性采收的空心菜应在植株长至25公分高或播种后35-40天时采收。

八、在空心菜的其他管理方面

1.包括土壤松动和除草,特别是在土壤干旱或畦面变白时,进行适度的耕作,不仅能松动土壤、预防土壤板结,还能去除杂草、促进根系发展。

2.在空心菜的生长中后期,如果种植密度过高或植株生长过密,会导致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发疾病和虫害。因此,在采收时应及时剔除过密和疾病的侧枝,为植株提供良好的通风和光照环境。

3.空心菜容易受到茎腐病、猝倒病、蚜虫、白锈病、菜青虫、斜纹夜蛾等病虫害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田间管理,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

转载请注明:http://www.527zhanggui.com/kxczz/2128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