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循环池塘,你还不知道怎么净水

点击“渔愉鱼”

每天学会一个养殖技术

下午5点半,不见不散

近年来池塘内循环养殖模式风靡全国,各养殖区域短时间内纷纷上马了很多内循环项目。因为养殖槽给养户带来了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大家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养殖槽的管理和维护上,却忽略了外塘大水面的水质调控和管理。有的养户为了获得更高的产量,甚至会超过水体的承载能力多建养殖槽。

在夏季高温季节,安装了内循环水槽的池塘往往会出现水体富营养化,严重者甚至发生藻类爆发导致养殖失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外塘水质恶化的情况呢?因为在现阶段,内循环流水槽的吸污能力有限,最高吸污效率才50%左右。大部分的残饵和粪便会随着水流进入到外塘。外塘虽然水面大,但是在鱼类生长季节,大量的投喂会超过外塘水体的自净能力,达到水体负载极限。如果不采取适当措施,养殖会面临极大风险。

那么,有什么方法能够有效的解决外塘水质不佳的问题呢?

其实解决方法有很多,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种方便有效的生态净水方案—生物浮床技术。

生物浮床技术

1

技术原理

生物浮床是利用植物生长过程中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特点,结合水上栽培技术和生态工程措施,通过浮床植物根系对养殖水体中营养物的吸附、吸收与转换,并以植物产品的形式将过剩营养物质移出水体,起到改良水质、提高生物多样性、美化景观、保护水环境生态的目的。

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实践证明,生物浮床具有成本低、构建简单、管理容易、水质改良效果好、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等优点。

基本构成

植物浮床是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为载体和基质,采用现代农艺与生态工程措施综合集成的水母无土种植植物技术。通过水质植物根系的截留、吸附、吸收和水生动物的摄氏以及栖息其间的微生物的降解作用,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对水生生物的多样性也能起到促进作用,并具有营造景观的效果。浮床一般采用高分子材料、泡沫板、蛭石、聚乙烯等,种植的种类主要为水生蔬菜(水芹菜、水雍菜、海芦笋)、花卉(美人蕉)、水稻等。

植物浮床净化原理

植物浮床技术(生物浮床技术,人工浮岛技术),是人工把高等水生植物或改良的陆生植物,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应用物种间共生关系和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的原则,采用现代农艺和生态工程措施综合集成的水面无土种植植物技术。植物浮床净化机理主要有物理作用、植物吸收作用、气体传输和释放作用、微生物降解作用及对藻类的抑制作用等。

植物浮床净化机理

2

生物浮床的构建

生物浮床一般由浮床床体、浮床床架和保护网箱三部分组成。

(1)浮床床体通过自身浮力或借助其它方式浮于水面的一个平面体,类似于养殖网箱的盖网,用于固着浮床植物。

床体形状通常为长条形,宽度2.5m,长度依池塘条件而定,其优点是便于采收植物;空气与水体之间不会产生大面积阻隔;制作简单,经济实用。也有为了美化环境,可以制成心形、花朵形等形状。

制作材料包括温室种植经济植物的有孔泡沫塑料板、可固定培养钵的刚性网格架、四周有挡板的实心薄板、渔用网片(网目4cm)等。

(2)浮床床架用于固定浮床床体,类似于养殖网箱的框架。有刚性的和柔性的二类。刚性框体用钢管、PVC管、毛竹制作成需要的形状,床架周围配备浮力装置,使其可以漂浮在水面之上。柔性的框体需在浮床床体四周各边装配上纲绳,并在床体周围装配浮力装置,使其浮于水面后用锚固定好,或直接固定在插在池底的竹竿上。

(3)保护网箱由边网和底网组成,制成顶端开口的长方体网箱结构,其长度略大于浮床床体长度,宽3m,高0.5m,便于床体安放。网目大小以能够防止养殖鱼类进入箱内为准,通常网目为2cm的网片即可,不宜过密。

设置保护网箱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草鱼、团头鲂等草食性鱼类啃食浮床植物的根茎,在未套养草食性鱼类的池塘中可不设外层网箱,其操作更简易,成本更低。

3

生物浮床的架设

以网片浮床为例介绍生物浮床的架设方法。

(1)床体网片:床体网片网目4cm,各边穿以纲绳便于固定,以3m为距用细竹竿将床体网片撑开(图8-15)。

(2)浮力配置:在床体长边两侧每隔1.5m捆扎一个1.5L密封饮料瓶即可。

(3)下塘安装:按照网箱形状,以3m为距将竹竿固定于池塘中形成浮床床架,将保护网箱系于竹竿,网箱边缘高出水面0.25m左右,再将浮床床体放入网箱浮于水面展开即可。床体网片四角可用纲绳与床架四角竹竿相连,以防床体网片卷曲。

(4)配置比例:一般来讲,内循环外塘的浮床架设面积为池塘面积的10-20%。不提倡沿池塘岸边架设。

4

浮床植物的选择与移栽

目前,可用于浮床栽培的植物达余种,大致上可以归为水果蔬菜类、观赏花卉类、经济作物类。种植浮床植物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植物消除水体中过剩的营养物质。因此,选择浮床植物的首要标准是生长速度快,分解能力强,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适合水培和当地气候适宜环境,次要标准是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观赏性的种植。目前选用较多的浮床植物品种为空心菜,空心菜具备喜湿耐热、生长迅速、经济易得等优点。

浮床植物移栽根据植物品种和当地的气候条件而定。以空心菜为例进行说明。土培空心菜生长30~40d(茎长≥20cm)后即适合移栽。移栽时,将植株插入浮床基质的稀网中,保持植物根系在水面以下。水质较肥,饲料投入较多的池塘,水蕹菜移栽株距为25cm×25cm,用苗量约为0.2kg/m2。移栽密度可以根据池塘水质肥瘦和饲料投入情况进行调整。移栽时间一般在4月份下旬或者5月份上旬移栽到浮床上,浮床上的种植时间可以一直延续到10月下旬。

5

生物浮床的管理

适时采收是浮床植物高产、优质的关键。如果是水蕹菜浮床的话,当水蕹菜水面以上茎长达25cm以上时即可采收。第一、二次采收时,茎基部要留足2至3个节,以利采收后新芽萌发,促发侧枝,争取高产。采收3至4次之后,应对植株进行一次重采,即茎基部只留1至2个节,防止侧枝发生过多,导致生长纤弱缓慢。

关于内循环,↓点这里,了解更多!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
好的中医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527zhanggui.com/kxcxg/962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