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腐乳
封面·光影牛肉巷
那天出去买菜买早点,回来进屋之后,突然闻到一股子霉臭味儿,心说,这是哪来的味道呢?我家抽油烟机封闭不严,常有人家厨房的味道传来,尤其我们这个小区,住了好多家大冶矿老板,喜欢用菜油炒菜,每到煮饭时间,我家便充满了菜油味。这就随手关掉了厨房的门,想可能是别家的味串了进来吧。但不久,这味道依旧很浓烈,好像农村雨后的稻草堆,说香也不香,说臭也有点臭,是那种沤肥的味道。
进卧室给家里人说道了一下,她说,是不是你从外面带进来的味道啊。我说,我到户外去,行走在大自然中间,呼吸的是满满的新鲜空气,哪里有臭味。不过我也在怀疑,是不是冬天洗澡少,所以身上有味道。一般来说,老人身上都有股子怪味,我也算是老人了,可能也有味道吧。记得孙女小时候,只要是在冬天抱着我的腿,就会深呼吸一下,说,爷爷的味道。这话说得不尴不尬的,到底是我身上臭呢,还是我身上香呢,还是有一种特别的温暖呢?
这种不知从何而来的特殊的空气,阴阳怪气地在我家弥漫了好一阵子,直到有一天,家里人在沙发前做事,有了感觉,说哎呀,哎呀,晓得是什么臭了,原来她做了腐乳,把它们放在了沙发之下密封着。这是豆腐发酵传出来的味道。
说起来已经是好几天前的事情了,家里人宣布,她要做腐乳。一个人想干点家务事,当然要给予支持。她做腐乳,选择的材料是太子豆腐,这是本地阳新县太子镇出产的一款著名的豆腐。据说,它与孙权的儿子孙登有关,孙权称帝后,孙登就做了太子,后来与太子豆腐相关的传说,都起源与这个孙登。太子镇的得名也是因为他而来。太子豆腐的形状与常见的豆腐不一样,它不是做成一大块切开来卖的,它做一块用一个单独的包袱,所以四角都是圆圆的。这种豆腐具有一定的硬度,拿来做腐乳比较合适。
然后,有次我俩一起到菜市场见到了一家豆腐摊在卖太子豆腐,要价3元钱一块。这个价格显然贵了一些,即使是进入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太子庙商标和印记的太子豆腐,价格也不过3元钱一块。而这家豆腐摊的太子豆腐并没有太子庙标记。我本来想劝家里人别买,因为在附近卫斌生鲜旁,经常有一位老大爷担了豆腐桶,在那里卖也是没有太子庙标记的太子豆腐,但价格只要2元钱一块。到老大爷那里去买,既便宜,又扶贫,又敬老,一举三得,岂非善哉?
但家里人是个急性子,有些像CP的性子。这也是个笑话,说,有一个农村党支部召集入党积极分子上党课,村支书发问:CP是个什么性质啊?下面一位积极分子赶紧接嘴说,CP是个急性子,一屋子人听了哈哈大笑。南方人说话,不分平舌翘舌,所以才不分“质”和“子”,把性质当成了性子。这位积极分子说话还真有点道理,CP做事是有点性急。我家的急性子要做腐乳,说做就得马上做,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幸好这家豆腐摊只剩了4块太子豆腐,家里人一次全买回来,开始做腐乳。
过了一段时间,我从卫斌生鲜旁边过来,正好遇上了那位挑了红桶的老大爷在卖豆腐,可巧的是,他的太子豆腐也只剩下4块,2元钱一块,我也一次给买了回来,交给家里人去做腐乳。从前我也见过人家做腐乳,先是将豆腐放在一块木板上,再压一块木板,堆上重物,把豆腐中多余的水分挤出来。待得豆腐有点儿硬了,这才开始切块,开始霉,主要是用稻草来霉。直到豆腐上长出来毛,接下来再腌制它们。其实菜市场里就有霉好了的豆腐块,价格也不贵,4.5元一斤,但家里人不喜欢用它做腐乳。
家里人的这款家庭装腐乳是速成版,减去了压豆腐的过程,只是将它们搁在竹簸箕中,然后藏在沙发下面霉。但是,我不能确定她使用的是什么隔水物,因为她做这件事的时候我并没有看到,只是后来闻到家里的异味,才知道她把自己的腐乳放到了沙发的下头。
这种怪怪的气味洋溢徘徊了好几天之后,终于开始做腐乳了,家里人拿了一个容器,把盐和辣椒粉放到碗里,拈一块霉好的豆腐,蘸一下盐和辣椒粉,然后放进容器之中。过了几天,腐乳就做好了。家里人做的腐乳因为没有压板子,所以特别软,软到不可能整块地用筷子拈出来,而只能用勺子舀。这种软的腐乳,淋上香油,也挺好吃的。我一向对形式因素不太在意,整块的腐乳也是吃,舀一勺乱糟糟的腐乳同样是吃,它又不是吞咽式食品,非得整块去吞掉,而且,一整块腐乳也不会一口吃完,到了嘴里头同样还是稀烂。
所以我对腐乳的态度就是,只要能吃就足够了,管他什么模样呢?
家里人的速成简化版腐乳真是臭极了,但凡舀了一碗腐乳放在桌子上,至少,餐厅,客厅,书房全部被这种腐乳的味道给笼罩着。即使碗中还剩下一点残了腐乳渣渣,它的气味也不会稍减。按说气味这个东西,释放完了就没有了,我家腐乳不然,很有后劲,很能再生再放,很能内循环。我有时候会忘了这事儿,坐在电脑前码字,总觉得那个地方不对,有遭到侵犯的感受,定了定神才记起来,原来碗里头还有残存的腐乳。
我喜欢吃这样的腐乳,但家里人有些担忧,说,会不会产生肉毒杆菌啊。按说不会吧,也没加什么添加物啊。既然做了,还是把它吃了安心,多放一天,多一分不安全,也多操一天心。
腐乳也可以拿来炒叶子菜,有种特别的滋味,尤其是炒空心菜(蕹菜),这个我真做过,什么时候拿它来做其他菜试试,也许会出人意料的好吃呢。
lgb闲聊家常话,真诚写文章。
转载请注明:http://www.527zhanggui.com/kxcxg/13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