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叶空心菜种植方法,你真的都知道吗,赶紧
空心菜又名蕹菜,藤藤菜、蓊菜、通心菜,因其茎中心是空的,故称“空心菜”。细叶空心菜不仅是一种速生叶类蔬菜,而且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是我国南方普遍栽培的蔬菜。详细论述细叶空心菜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细叶空心菜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1细叶空心菜生物学特性细叶空心菜属蔓生植物,繁殖主要采用种子繁殖和嫩茎扦插繁殖两种方式。细叶空心菜是须根生植物,根系分布比较浅,一般在土壤的表层,再生能力十分强大。茎蔓生而柔软,呈圆形,中心是空的,叶子颜色为绿色或淡紫色,果为蒴果,近圆形,种子黑褐色,千粒重32~37g。细叶空心菜一般采用旱地栽培方式,条件适宜的地区也可于浅水中栽培。细叶空心菜植株比较矮小,最显著的特征是叶片较细,呈短披针形,这也是细叶空心菜得名的原因。叶色颜色一般呈深绿色。茎厚而硬,节密,一般呈紫红色,叶柄较长,耐热、耐寒、耐风雨,抗风和抗逆性较强。细叶空心菜生长期为30~40天,耐肥、耐光、耐高温、生长势强。其食用起来口感较脆、味道较浓,但产量较低。从开始播种至采收一般为60~70天,m2产约为kg。
2福建龙海细叶空心菜适生条件2.1气候条件龙海市气候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降水充沛,雨量充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3月到9月。海洋性气候特点明显,夏少酷暑,冬少严寒,自然景观四季常绿。细叶空心菜性喜高温多湿环境,不耐严寒,龙海市的气候非常适宜细叶空心菜生长。
2.2土壤条件龙海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漳州市东部,西北南群山环抱,东南濒临东海和南海。龙海市境内雨水充沛,土壤湿度大,而细叶空心菜性喜空气湿度较高及湿润的土壤。生长环境过于干燥,生长出来的细叶空心菜藤蔓纤维会明显增多,又老又粗,不适宜食用,产品的质量和品质会明显下降。细叶空心菜对土壤条件要求虽然不严格,但因其比较喜肥喜水,在选择种植土壤时仍以保水保肥力强、土壤比较厚且粘重的为宜。
2.3技术条件细叶空心菜是南方人喜爱食用的品种,在龙海市已经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并且已经形成一定的种植规模,在龙海市辖区内拥有hm2空心菜种植基地。从最初的育苗到最后的采摘这一整个种植过程,龙海市已经有一整套比较系统完整的种植经验,种植空心菜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3龙海细叶空心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3.1选地整地细叶空心菜要高产,选地整地是第一步,也是基础。细叶空心菜喜肥喜水,要选地势低洼、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疏松、杂草少的地块。在耕地前,要先对土地进行整理。对往茬种植遗留下来的农作物残枝进行清理,以减少病菌的产生。在细叶空心菜播种前要先对土壤进行一次彻底的深翻,深翻的同时要进行施肥,每m2可施农家人粪尿~kg、草木灰50~kg,也可m2施腐熟有机肥~kg,肥料要均匀播撒,与土壤充分混匀后耙平整细,然后整理成畦。基肥要于栽种前几天施入,否则基肥发酵时正好遇上覆膜育苗,有可能引起烧苗现象发生。
3.2种子催芽育苗对于细叶空心菜种植至关重要。细叶空心菜一般用种子进行繁殖育苗,但其种子外壳厚而硬,如果直接下地进行播种,种子发芽速度非常慢。遇上阴雨连绵的天气,种子会腐烂在地里,严重影响出苗率。所以在栽种时,要先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通常情况下,一般先用50~60℃的温水浸泡30分钟,然后捞出用清水再浸种20~24h,最后捞起洗净后放在25℃左右的温度下进行催芽。催芽期间要进行查看,适时进行喷水处理,保持种子一直在湿润状态。每天要用清水冲洗种子1次,待种子表面露白点后即可播种。
3.3适时播种龙海市细叶空心菜播种一般在4月中旬前后,播种一般采取撒播或者条播。撒播m2用种量在6~10kg左右,均匀撒播后覆盖细土。条播要先在畦面上横着划一条浅沟,沟距一般在15~20cm,沟深2~3cm,浇透水将种子撒施,用细土覆盖,用薄膜覆盖畦面。播种完毕后,要根据地块大小在畦面上搭建拱棚,棚上覆盖一层薄膜,并加盖保温材料,以保证畦内的地温。播种后至出苗,要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即可揭开覆盖物,等幼苗长至15~20cm高时,即可移栽定植。
3.4移栽定植移栽定植事关空心菜的成活率,一定要认真细致。细叶空心菜适应性强,对土壤条件和环境要求不严,旱地、水田和沟边地角均可栽植。但因其喜肥喜水,在种植时还是选择地势低洼、土壤肥沃的土壤来栽植比较适宜。栽植时,可按穴距15~20cm,行距30~35cm栽植。在细叶空心菜的生长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田间管理,要及时进行松土和中耕除草,以避免造成水分和养分不必要的流失。
3.5肥水管理
3.5.1水分管理细叶空心菜是绿叶菜类作物,需要有充足的水分来供养。充足的水分是确保空心菜品质的根本性条件。当空气环境过于干燥时,空心菜藤蔓纤维增多,茎叶粗大,食用起来口感差。所以,适时浇水很关键。当空心菜幼苗长到5~7cm()时要根据土壤墒情进行适时浇水,保证土壤湿润,以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从幼苗到以后整个生长期都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3.5.2施肥措施细叶空心菜是多次采收类作物,需肥量大,保证充足的肥力是提高空心菜产量的决定性因素。除初期施足基肥外,以后需多次分期施肥。施肥可结合浇水同时进行,施肥应先少后多,分多次进行。空心菜是绿叶类作物,因此其尤其喜欢氮肥,如尿素等。在苗期每m2可用10%~15%的人粪尿淋施;当幼苗长至3~4片叶子时,每m2可用复合肥15~20kg,尿素2~4kg混合施用;采收期时每采收一次要加施复合肥5~8kg,以保证土壤的肥力,促进空心菜的生长。
3.6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是保证空心菜品质和产量的重要环节。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可采用多种综合防治措施。在整地播种阶段,可通过清除田间枯叶及杂草,加强田间温湿度管理,采用防虫网等物理措施来防治病虫害。在空心菜苗期,因气温低,容易引起猝倒病和茎腐病,可采用瑞毒霉倍或卡霉通倍喷雾防治。在空心菜生长期主要有褐斑病、花叶病和白锈病。褐斑病可用72.2%普利克水剂倍液防治,花叶病可用病毒A或植病灵防治,白锈病可采用0.2度石硫合剂防治,每隔10天左右喷1次。虫害主要有菜青虫、斜纹夜蛾幼虫,可用20%速灭杀丁0倍液防治;还有螨类和红蜘蛛,可用克螨特0倍喷雾防治。
3.7适时采收播种及管理固然重要,抓住合适的采收时机进行采收也是保证细叶空心菜优质高产的关键。当空心菜植株高于35cm生长期为35~45天时即可进行采收。如果进行一次性采收,可在空心菜植株高于20~35cm时上市。如果进行多次采收,可在株高12~15cm时进行间苗,间掉的苗即可上市;当株高18~21cm时,可在定苗的同时将间掉的苗上市销售。在间苗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先采收过密的植株和生长较大的植株,剩下的苗可根据生长情况进行多次采收上市。当植株高于35cm时,可进行第1次采摘。茎部留2个茎节,第2次采摘茎部留下的第2茎节,第3次采摘茎基部留下的第1茎节,以促进茎基部重新萌芽,保持以后采摘的茎蔓粗壮。采摘时,用手掐摘极为合适,如果用刀、剪等辅助工具,容易出现采摘面感染,导致采摘部锈死。如果空心菜在生长过程中过于茂盛,出现分枝分叉过多、过密、过细,则要进行细致的疏剪,以保证空心菜的质量和品质。在采收初期及后期,一般7~10天左右采收1次,在生长旺盛期,则5~7天左右采收1次。空心菜从初次采收到结束一般采摘期在两个月以上。
4结束语细叶空心菜的高产栽培技术看似简单,但真正应用到种植过程中并不是一件易事。需要每一个步骤和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技术要点和技术要求来执行,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只有把两者融会贯通,才能使细叶空心菜的高产栽培技术得到充分应用,才能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527zhanggui.com/kxcxg/12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