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关于食物的保存人民资讯
「本文来源:中国食品报官方平台」最近网上流传这样一篇文章,说豆子、干菌类、大米面粉、陈皮、黑巧克力、香草精、蜂蜜等7种食物没有“保质期”,即使存放时间长了也可食用,甚至放得越久越好。这些食物真的可以无限期储存吗?还会越放越好?今天我们来聊聊食物的保存。No.01什么是食物保质期?从技术的角度看:保质期,顾名思义,质量能够得到保障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质量应该是能够保证的,超过这个期限,不再做出保证。在《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对保质期的定义是: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也就是说,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也就是说,保质期是只有预包装食品才有的,非包装食品是没有的。之所以包装食品有保质期,是为了对这些加工的包装食品进行更好的管理,保障大家的安全。而网络流传的文章中,涉及的豆子、干木耳、大米面粉、陈皮、香草精等食物,一般都是散装食品,本身就不是预包装食品,当然可以没有保质期。此外,并不是每种食物都标注保质期,国家标准GB规定,酒精度大于10%的饮料酒;食醋;食用盐;固态食糖;味精。但是并不包括蜂蜜,所以包装销售的蜂蜜是要标保质期的。No.02没有保质期,能随便放?虽然并不是所有的食品都有“保质期”,但这并不意味着食品就可以随便放、无限期放,更不可能是放得越久越好。实际上,所有的食品都有自己的“保存期”。但是,这里面有个前提,就是“贮存条件”。所以,想要知道一个食品是否安全,需要综合分析。尤其是下面这些误区,您一定要知道误区一:保质期内就安全其实,食品不会在到期这天,突发性地产生出很多有害物质来。而是从生产出来以后,就已经开始慢慢变化。有些包装或添加剂,就是减缓这些变化的速度。也就是说:即使在保质期内,因为贮存条件的不同或其他因素,也会存在不安全的食品,比如糕点发霉,冷冻食品因包装破损偶发性污染致病菌等。所以作为消费者,不能单纯用保质期来判定食品是否安全,使用前要多留心食物状态。误区二:保质期越长防腐剂越多有的人挑选食品时,不喜欢保质期长的食物。往往认为能储存长时间的食物,一定放了超多的防腐剂。其实不完全正确。有的食物可能是天然耐储存,比如水分含量少的风干、脱水食物,以及不容易滋生细菌的食物。而且,现代食品企业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自身管理,通过选用微生物状态良好的原料、采用严格的操作规范流程控制,也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误区三:放进冰箱,就不会坏冰箱≠万能防腐剂。有些人以为,只要把食品放进冰箱里就不会变质。可事实并非如此。首先,很多微生物繁殖的温度范围为4℃-60℃,且不说部分冰箱冷藏温度达不到4℃以下,就算温度能达标,冰箱也不能杀灭已有微生物。其次,长时间存放的食品往往会发生冰晶析出、粘连等现象;而反复冷藏、生熟食物交叉放置,不但容易串味,还更易引发食物变质。而且,有些食物不宜放进冰箱,放错了反而适得其反。比如热带水果、叶类蔬菜等。No.03如何保存食物?蔬菜蔬菜放久了容易损失维生素等营养、腐烂变质,尤其是叶菜类蔬菜,比如菠菜、空心菜等,特别不耐放,即使放低温冷藏通常保存期在3—5天内。买回家最好及时放冰箱冷藏。水果平时购买和储存水果时,尽量挑选那些容易保存的,比如梨子、苹果、柑橘等,可以用保鲜袋分别装好后冷藏保存,最好也不要超过一个星期。水产、肉类水产肉类容易被细菌侵袭,低温冷藏保存通常不超过3天。存放时,最好提前切好,然后用保鲜袋、保鲜盒等分装成一次能吃完的数量放入冰箱冷藏。如果要长期保存,一定要冷冻。但应注意千万不要反复解冻,不仅增加微生物污染风险,口感、风味都会变差。可以冷冻前就将食物分装小份,一次取一份解冻就好。米面等主食米、面粉、豆类等生的主食都比较好储存,它们比较怕的是受潮和虫子。在存放时尽量用密封性比较好的保鲜袋、保鲜盒装好,放在通风条件好、阴凉干燥的地方。开封后就要尽快吃完。牛奶保质期长的常温奶可以直接放在室温保存,一般放个一年半载问题不大。鲜牛奶(巴氏奶)或者酸奶需要冷藏保存,保质期也短,通常不能超过一个星期。饮料未开封的包装饮料、果汁和啤酒,一般放室外保存即可,不需要放在冰箱保存,但一旦开封就必须冷藏并尽快喝完。食用油食用油主要是怕氧化,在存放时尽量防止日晒高温,储存时注意放在避光、阴凉干燥的地方。如果开封了,也要尽快吃完。来源:阮光锋营养师部分内容综合网络责编:彭宗璐审核:郑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文章: 脂肪就怕这个菜每周吃个三四次,小肚腩消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527zhanggui.com/kxcgx/21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