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六月十五五谷母生你知道五谷母

每年六月十五和农历十月十五,黄历上的五谷母诞,即拜祭神农氏日子,五谷母又称五谷大帝、五谷神。

潮汕”谷”和”角”的发音一样,其实五谷母就是神农大帝,加个母字便是五谷源头的意思,五谷母不拘小节吃农家饭菜保农家人,饭桌在哪里就在哪里拜。汉族民间供奉的“五谷母”像多为神农氏,样子是男的。

传说神农氏是男的,因教人种五谷(古时指“稻、黍、稷、麦、菽”五种粮食作物,后延伸为粮食的代称),被评为五谷爷。

五谷母是潮汕崇奉的农神

是教民种谷治病尝百草的神农氏

汉族民间旧俗,每年六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早晚稻收成后,农民用米筒装满白米,筒口封上红纸,供插香烛用,便算是“五谷母”炉,也有挂“五谷母”像进行祭拜。

五谷母

祭拜品

农民祭祀的供品除三牲或五牲、果蔬外,祭品里还有用米粉和花生做成如谷穗状的“谷穗”,澄海一带还用米粉作馅皮,用糯米饭拌上白糖和白芝麻做馅,做成挑稻草用的扁担状的“尖担粿”。

早前,香案上还要摆上5碗新米饭、5杯茶、5杯酒。焚香礼拜时,用“五谷丰登,米粮充足”的祷祝语来答谢谷神。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的祭拜形式越来越简单,但这习俗还仍然保留着。五谷母是最随和的神明,我们家中吃什么便拜什么,但是,五谷母生不可祭拜空心菜。

潮汕有句俗语:十月十,新米饭,胀到目。旧时家家户户都会用大米粉和花生米、赤豆等做成的粟穗粿拜祭五谷母,也是为了庆祝一番自己的劳动成果,以祈来年五谷丰登。

以下是粟穗粿的大致外形

▲圆圆一根根的寓意:挑满稻谷用的“竹竿”

▲半弯形的寓意:收割用的镰刀

圆饼形的寓意:收获后化作的古钱币

▲粟穗粿的外形还会做成扁扁的饭勺状

除了这两个日子,每逢兄弟分家,要在分家那日拜五谷母,表示从此另开炉灶,请五谷母保佑年丰人寿等。碰到家里有欢喜事,即进宅,娶亲,游神赛会等也都要拜五谷母。

很多人会把潮汕的这些风俗误解为迷信,其实潮人拜“五谷母”就是一种感恩的文化心态。

每年农忙过后,农民闲下来喘了一口气,望着归仓的果实,想到应该向带给他们生活资料的先辈表达敬意和谢意。

在中国的传说中,神农是向人类传播耕种的先圣,于是,潮汕人自然将他奉为神明来祭奉,日子就定在收成劳动果实之后的农历六月十五和十月十五。在这两个日子里,长辈会年青一代讲述了神农等先圣为民造福的故事,教育下一代人长记祖德祖恩,不忘根本。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怎么样治疗
白殿疯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527zhanggui.com/kxccc/911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